旅居英國愛丁堡的國際畫家優席夫是生長在花蓮玉里的阿美族青年,原本就像許許多多天生好歌喉的原住民一樣,有志當一名歌手,後來因緣際會去了英國,並開始作畫。十幾年來,優席夫逐漸闖出一片天空,成為知民畫家,畫作收藏遍佈全球。
在優席夫的心裡,他不只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而是永遠的阿美人。他關心的不只是藝術,同時也包括了台灣原住民的未來。當他看到某些原住民同胞的困境,心裡的憂急,不免形於外表。多年來,每當他返台舉辦畫展或是探親的時候,都會撥出一些時間,探訪偏鄉,試圖將美學教育帶到偏遠的山裡,並且用自己的故事鼓舞孩子勇敢的作夢。
前一陣子,優席夫應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之邀,去了台灣最高學府,海拔1650公尺的新竹縣尖石鄉新光國小,指導小朋友作畫。教學場地就在學校一角的森林裡。

他事先跟部落溝通好了,讓部落長者提供傳統服飾和物件,放在現場。優席夫介紹了自己的成長與一路走來的故事之後,先引導孩子們欣賞傳統服飾和器物之美,指出裡面的圖騰符號,然後帶領孩子觀察自己的環境,森林、遠山、日常生活裡的一切。這些,都是最珍貴、最真實、最貼近的創作元素!

優席夫堅持:「我不要帶外面的美學進來讓孩子模仿,我要讓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裡,發現美學!」
孩子在他的引導之下,用壓克力顏料,在畫布上盡情揮灑,創造出獨一無二、令人驚艷、構圖大膽、色彩鮮活的畫作。
接著,余志鴻校長接受了優席夫的建議,趁著歲末,部落慶祝耶誕節的時機,在森林裡拉出電線和小燈泡,讓一幅一幅的畫掛滿了森林,舉辦了全國海拔最高的森林畫展!

優席夫特地從台北抽空趕來參加畫展開幕。孩子們一見到他,大老遠地就喊著:「優哥!優哥!」、「優席夫來了耶!」一個一個的衝過來擁抱他。

畫展開幕時,每一位創作的小畫家,站在自己的畫旁邊,跟來賓介紹說明自己的畫。看著平時不擅長用漢語表達自己的孩子既害羞又驕傲的侃侃而談,家長們都與有榮焉的笑開了嘴。





太陽已經下山了,接近零度的寒冬裡,每一盞小燈旁都聚集著幾個人,笑著,說著話,照著相。這樣的畫展,氣氛溫馨感人,情調十足!
晚上,孩子們輪番表演歌舞,操場旁邊點了營火,烤著插在竹條上的豬肉,香氣四溢。

這時候,美學已經不只是繪畫了,美學也包含了環境的美、慶典的美、回憶的美、情感的美、人心的美...對於孩子們,和在場的所有人,這都是個永難忘懷的日子!
優席夫的夢,就是將這樣的美、這樣的感動和信心,帶給所有的部落孩子。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未來可以扎根故鄉、放眼四海,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出路。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