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正在翻譯一本關於身心靈療癒的書。這並不是第一本這類的書,之前有過解釋得更詳細的原創著作。這本篇幅比較小,出版得也比較晚。
總之,這一派的說法是,身心靈一體,身體出了問題,就代表心靈出了問題。而且,一根蘿蔔一個坑的對照不爽,每個身體部位都可以很「望文生義」的用字面意義加以延伸解讀。
比如說:
*顎骨出問題(包括牙齦)就是沒有在說真話。
*膝蓋出問題就是沒有在往自己真心想要走或應該走的方向前進。
*喉嚨出問題就是受到壓制,無法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我看了哈哈大笑。
均一國中小的同仁看了想必也會有同感。誰的下顎出了問題,牙齒都拔掉了?誰的膝蓋出了問題,一直好不了?誰一天到晚狂咳?
簡直就是鐵口算命嘛!太驚人了!
怪不得我一提出辭呈,長達六個月的狂咳就停了!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一定要說的原因之一。董事長下的封口令讓我咳了六個月,犧牲太大了,no more!
* * *
除了身體部位有其深意之外,書裡也說,要看那個部位的徵狀是什麼。比如說,受到感染表示覺得自己受到攻擊,發炎表示憤怒。
部位加上徵狀的一個綜合例子就是:扁桃腺受到感染而發炎。
扁桃腺在喉部,代表無法表達想說的話,感染是受到攻擊,發炎是憤怒。
哎,我小時候,一天到晚扁桃腺發炎,次數多到無法計算!
這表示我覺得受到攻擊,心裡憤怒,卻無法表達。哎呀,真是神準!
* * *
不過呢,書上也說,覺得自己受到攻擊,等於是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等於是把自己的力量交付出去,交給別人,讓別人為我們作決定,讓別人控制我們,等於是沒有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書上說,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天啊,雖然神準,但是,我忍不住的想抗議:能夠叫一個六歲的孩子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嗎?能夠期待她不害怕嗎?
在理性上與情感上,我現在還無法走到這一步。但是,我心深處其實同意,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我們的人生、角色與劇本,都是自己的選擇。
小時候,我選擇了害怕,選擇了受害者的角色,因為我相信。我相信自己無力反抗、無力改變,相信自己弱小,相信自己是受害者。其實,有那麼少數幾次,當我奮力反擊的時候,不也都安然無事嗎?
我其實比我害怕的人,更為強大。
但願我那時就明白了我今天明白的道理。
* * *
我想,這是為什麼我會這麼愛「毒鑰」這部電影。它說:「因為你相信,你就成為其中的一部份,你就受其控制。你若根本不相信,這一切就不存在,你就可以脫離而無關。」
我的成年歲月,便是不斷的在努力脫離,不斷的在重整我的人生劇本,不斷的改變自己給自己的既定角色。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的個性、人生觀、角色、模式在十歲前已經定型。
我心想,慘了,那多糟糕啊?我可不想一輩子都當那個可憐兮兮的小女孩。
我不斷的問人:「你有沒有看過有人可以改寫十歲前的自己,重新建構不同的人生嗎?」
我非常想看到任何一個成功的案例,以為表率模範。
我想,這是為什麼我不斷的嘗試不同的角色,不斷的反抗框架和威權和控制。
* * *
不過呢,我對自己生命的誠實,在均一的十六個月裡,變成了上級攻擊我、批判我、人格謀殺我的藉口與武器,給我扣帽子,說我「反威權」,說我「難搞」,說我「有病」。
是的,連「有病」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還有什麼話是不可以說的呢?
這個,跟本就是幫他們自己脫罪。
現在,我要說的是,均一的創新教育改革實驗已然完全失敗,不但失敗,而且不是失敗在環境或技術這樣單純的層面,而是失敗在缺乏教育操守與原則。
說是創新、啓發,一年後的現在卻走了回頭路,以會考成績為最高指標,以國英數考試成績為錄取新生的標準,以成績表現為是否繼續發放獎助學金的條件,刪除學業表現不佳的學生,以提高整體表現....
如果我們都揀好教的學生教,那還叫作教育嗎?還叫作教育改革嗎?還叫作「幫助弱勢翻身」嗎?還敢說自己是「台灣教育的基地」嗎?
教育是可以不一樣,但是在均一,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