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霧社村挺遠的、從板橋火車站搭接駁車需要一小時才到得了。
昨天陰雨、遊客很少、村子甚爲靜謐可人、塑膠的櫻花仍然嬌豔。郵筒、垃圾桶、木板牆、搪瓷臉盆、玻璃罐裡的消毒棉花球...都和我的童年記憶相似。
那些建築再過兩個月就要拆掉了、真是不捨。
林口霧社村挺遠的、從板橋火車站搭接駁車需要一小時才到得了。
昨天陰雨、遊客很少、村子甚爲靜謐可人、塑膠的櫻花仍然嬌豔。郵筒、垃圾桶、木板牆、搪瓷臉盆、玻璃罐裡的消毒棉花球...都和我的童年記憶相似。
那些建築再過兩個月就要拆掉了、真是不捨。
8月20日(六)早上十點到十二點、市圖總館十樓國際會議廳(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千里步道計畫執行長周聖心主講
黃武雄、徐仁修、小野和無數志工花了五年時間尋訪、設計了環台千里步道、全程走路或騎腳踏車。出了一本書叫做"千里步道、環島慢行"。
他們想鼓勵大家隨時隨地都可以走上一段真正認識台灣的路。好美的想法!好艱鉅的工程!這樣的成就是如此美麗、具體而有意義。
我曾經用熬夜行軍的速度走媽祖進香、十天四百公里、平均一天四十公里、換算成千里步道就需要25天。所以如果不趕路、慢慢走、累了就休息的話、大約兩個月吧?
我打算明年去走一次。誰要一起走嗎?全程或陪著走一段都可以。我會在部落格一路留紀錄。
以前想去西班牙走一個月的朝聖之路、被女兒勸阻。這回、不問了、死活我就是要去。
嗯、好像應該為這個計畫買個iPad...
經過和平東路三段48號合興行、走道放了一張圓凳、上面放個茶桶、用塑膠繩子綁了個塑膠杯子扣在茶桶上。
奉茶。
現在的台北市竟然還有人保存著這個美麗遙遠的古早習俗。我們小時候、經常看到店家前面的奉茶。隨著都市發展、後來就漸漸的看不到了。
去年去尼泊爾、很親切的又看到奉茶、而且規模比我小時候的奉茶大很多、似乎不是個人行為、而是有機構在作這件事。在每個大的觀光景點都可以看到茶亭、有點像警察崗哨。裡頭放著一桶又一桶的大桶水(至於是不是礦泉水、我其實有點疑問、可能只是乾淨的水)。通常沒有人看管、有時可以看到有人服務、拿著塑膠杯子倒水給遊客喝。尼泊爾的小吃店也都會有一瓶一瓶的水讓人喝、大家都是拿起來、瓶不沾嘴的仰頭喝、需要一點點技巧。
這些水、都是當地人在喝、沒看到觀光客喝。
我旅行的時候、遇到這種真正的在地生活、一定忍不住去插一腳。在小吃店、我學別的客人抓起整壺水仰頭就喝、在茶亭也是跟著當地人抓起塑膠杯子仰頭喝。大家看著一直笑、好像我在作街頭表演。喝完了摸摸肚子、豎起大姆指、大嘆一口滿足的氣。這個部份、確實是在表演了。
奉茶、很美的習俗、不是麼?
女兒正在紐約暑假實習、問我紐約有些甚麼好玩好吃的地方。
啊、那已經是將近三十年前的記憶了。三十年前、我們還是帶著小娃娃過日子的窮留學生、住在紐約三年、光是忙著工作和照顧孩子了、沒玩到吃到多少。就算玩過吃過吧、那些小店現在也不會在了吧?如今仍在的、應該都是知名地標。
想了半天、跟孩子介紹了:
Russian Tea Room, 西57街的俄國餐廳、是電影 Tootsie (窈窕淑男)的場景之一。故事是說一個男演員找不到工作、後來假扮成女人、找到一個連續劇角色、結果大紅大紫、上了各大雜誌封面。但是大家不知道他是男人。Dustin Hoffman (德斯汀霍夫曼)演的、很好笑、也很經典、三十年前很有名的賣座電影。場景用的是一樓、一般客人是去二樓吃飯。一樓座位都有名字的、保留給文藝界知名人士。男主角就是在這裡跟經紀人坦誠自己是誰。這一段真是喜劇經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XE1Yq0An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iLoo_iJrHk
紐約是最多電影取景的地方。我很喜歡去找出電影的場景、自己演出大螢幕上的一幕。例如站在當年奧黛麗赫本演"第凡內早餐'的第五大道街角、用同一個角度看著第凡內櫥窗裡的珠寶發愣。很好玩!(第凡內的鑽石好像真的特別耀眼、特別發亮、我猜跟店內打光有關。)
中央公園的週日很有味道、小販、街頭表演、池塘有人放很漂亮的遙控帆船---電影"一家之鼠"(Stuart Little)裡的小老鼠就曾經在這裡驚險賽船。
各大美術館每週都有固定的免費進場時段。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OMA)堪稱我的最愛。我覺得他們的特展策展特別棒、很有想像力和創新力、很大胆。
紐約bagel(貝果)一級棒、別處的絕對沒得比。一定要吃 Bagel with cream cheese and lox!!!!!
http://gonyc.about.com/od/restaurants/tp/best_bagels.htm
Coney island hot dog (康尼島熱狗、也稱為康尼狗、或直接稱為康尼)也好吃. 一呎長、很有嚼勁。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ey_Island_hot_dog
Coney Island一日遊、那邊有遊樂場、有沙灘、和曼哈頓的緊張步調不同。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ey_Island
中央公園南方的Plaza Hotel、清朝大臣李鴻章訪美時就是住這裡、據說當年為了讓他坐轎子進去、還把大門打掉、挑高重作。有趣的歷史古蹟。
http://tw.aboluowang.com/life/data/2011/0312/article_46469.htm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DpfKLjT-tg
F.A.O. Schwarz在58街和第5大道路口、號稱世界最棒的玩具店。值得進去逛。他們有很大隻的各種絨毛動物、也有很棒的兒童小汽車。小孩子坐在裡面開車、是真的車子、但是開不快、不用駕照、不能上真正的道路就是了。電影
Big (飛進未來)裡的地板鋼琴就在這裡。
http://www.imdb.com/video/screenplay/vi56583810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KrZiddRphw
想著這些、忽然有些心弦被勾動了。
去年十二月、我在全球藝術教育網舉辦的藝鼠聚會上、針對我去年六月去尼泊爾覺囊佛學院的義教作了報告、現場觀眾紛紛解囊、捐了台幣8364元、以當時匯率計算、是美金278.7元。
上個月、創立覺囊佛學院的參江仁波切來台弘法。我把善款湊成美金300元、交給仁波切、並寫信給佛學院管家僧窩松、請他代購日常用品和營養品給小喇嘛。
近日聽秘書白群說、有些小孩沒有香皂和牙膏。我又寫信給窩松請他代購轉發、以下是窩松的回信:
ofcourse I can buy soap and toothpaste if there some kids doesn't have those things, but I think every kids has those things, because we buy them sometimes like monthly, maybe there lost them, I have to check them and will be buy those things if kids who hasn't.
Thank you for your concern for the kids.
I have been buying egg with your money and give to the kids for breakfast sometimes, they like very much and its really helpful for them.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
Best wishes with
Wotong
翻譯過來就是:
當然、如果有孩子缺香皂和牙膏、我會(用這筆錢)買給他們。可是我想每個孩子都有香皂和牙膏、因為我們每個月會發給他們、可能有人弄掉了。我會問他們、看誰沒有、然後買給他們。
謝謝你們對孩子的關心。
我偶爾會用這筆錢買雞蛋給孩子們早餐吃、他們很高興、對他們(的營養)很有幫助。
謝謝你們的協助。
祝福你們、
窩松
我的臉書上、尼泊爾和佛學院各有兩本相簿。都半年了、現在終於po完、共po了約八百張、其實還有更多照片沒po、但是現在這樣就夠了。想看照片的人請到臉書去看吧。這邊將只放比較長的文字。照片、心情和動態都會轉移陣地、放在臉書上了。
自從六月去了一趟尼泊爾、回來之後、人有些轉變、只是當時不知道這些轉變能夠維持多久。現在半年過去了、留下來的、應該就會長久了吧?
最具體的改變就是:吃什麼都香、都好吃、都充滿樂趣、卻沒有刻意追求口腹滿足的慾望。隨緣享受、餐餐享受。
而且、充滿感恩、知道自己多麼幸運、多麼有福、知道人生一切皆非必然。更加惜人惜物惜緣。更想簡化生活。更天不怕地不怕的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更信任自己、知道自己的勇敢和適應能力都是一級棒的。
在這個灰色的濕冷冬季、我看著憂鬱、等待著春天。
謝謝大家、今天幫佛學院募到台幣8360、以匯率30計算、相當於美金278.7。我會湊成300以藝鼠的名義送交佛學院。只是不知何時能轉到、也不知何時會拿到收據。總之、拿到收據以後會po在這邊。再次謝謝大家!
今天時間有限、談到的只是尼泊爾經驗的一小部份、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人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資助貧困山區兒童上學的'小喇嘛計畫':
http:// www.littlelama.org
*創立佛學院的札西江參仁波切談治學理念:
http://blog.yam.com/dorjeling/article/13221977
*阿月老師介紹佛學院的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jonang08
*佛學院徵義工教師的公告:
http://tw.myblog.yahoo.com/rose-76113/article?mid=4703&prev=4705&next=4695
尼泊爾遊、上海遊、香港遊和泰國遊的照片現在都開始陸續放在facebook上了(還沒po完就是了)、想看的讀友請加我(丁凡)就看得到。以後照片大概都會放那邊、這邊只留文字和少數說明用的照片。
*在「每個國家都有壞人有好人」的大原則下、泰國人還是顯得比其他地方的人民更善良溫和。
過馬路的時候、車子不但停下來禮讓行人、司機還對你笑!
很不幸、比較有市儈嘴臉的、或是有不耐神色的都是華僑。真是、哎....
*觀光客出沒的地方乞丐很多、尤其是偏遠的窮苦地區、尤其是寮國那個小市集。
*夜市裡有很多小孩在街頭表演、唱歌、跳舞、甚至搖呼拉圈。也有很多小孩拿著小紀念品或花串在餐館各桌前穿梭叫賣。感覺有點狄更斯...
*偶爾可以看到象奴帶著小象在街上走、二十銖可以買一小包甘蔗餵小象。這也有點狄更斯...可是我還是忍不住餵了。小象真愛吃甘蔗!動物實在可愛...孩子也可愛、但是...
*回台後遺症是:只要看到兩邊沒車子就想過馬路、完全無視紅綠燈。
離火車發車時刻還有二十多小時、離開清邁的行李已經收得差不多了。
我把小東西一一收在盒子裡、大的套小的、盡量節省行李空間、因此必需仔細看過每一件東西。一面收、一面欣賞戰利品、哎呀、還是個個都喜歡得愛不忍釋手啊!
比起來、在曼谷買的東西確實貴了一些、也比較普通。
各位若是來泰國玩、千萬記得、在曼谷不要買東西、等到過了清邁再說。千萬、千萬!
*來泰國之前、對泰國的情色商業頗有耳聞、也頗為好奇、同時覺得自己需要多受點教育。原本以為得凡有興趣去聲色場所、會順便帶我去開開眼界、後來才知道得凡是個敏感乖寶寶、其實很不喜歡這些、只是為了陪我才說要去的。
既然如此、就不用去了。
我雖然好奇、但是期待的心情其實很複雜矛盾。
我怕、去那種場合、若是看到人性尊嚴被踐踏、我的心裡會不舒服。
我所見不多、不知道情色產業是否有可能既聲色、又有尊嚴。如果性產業的從業人員能夠保持尊嚴、只是表演涉及情色的話、是的、我極有興趣。脫衣舞和鋼管舞都好看極了!
但是我怕自己又會感慨係之的想太多。
因此兩個人就都沒去、只在風化街上走了走、看到一堆穿著比基尼非常美麗的女人和一堆穿了緊身白背心非常精壯的男人。得凡笑我只敢看女人不敢看男人。我嘴硬的說:是啊、女人多好看!
*在曼谷或清邁街上隨處都會遇見外國男人和伴遊小姐牽著手逛街。男人的年紀看起來從三十多到六十多都有。小姐們沒有什麼粉味或風塵味、感覺上就像一般人、有的漂亮、有的普通、有的化了妝、有的素顏、有的還有一點點年紀了、大家神態都十分自然。這樣的「女朋友經驗」看起來好像不錯呢!
*也有外國老男人和伴遊男子(這邊稱為Boy)一起逛街、但是比較少見、而且不牽手。
只看到一次外國老女人帶著Boy。
*晚上看到一位打扮妖冶在街角站壁的變裝跨性者(這邊稱為Lady-boy)、很明顯的男性身材、寬肩膀、緊身背心露著胸肌、穿著極短的熱褲、臉上化著濃妝、看我經過、對我極嫵媚的一笑、態度很友善。我打了招呼、繼續走、心裡其實很想跟他聊聊。但是我若站在他身邊、會妨礙他招呼生意。就算我請他去喝啤酒聊天、能夠聊什麼呢?我很想了解他的生活、他的想法、他的情感、他的家庭、他的成長、他作這一行的要領、價格…但是人家不是為了我的好奇心存在的。
*一大早、旅館走出三個女人、一個長髮泰國女人和兩個短髮德國女人。德國女人看起來像女同性戀、其中一位簡直就像混光頭黨的那種軍事化男人。她們揮手跟泰國女人說:今天下午還是同樣時間?
泰國女人說:是。
德國女人進了餐廳吃早餐。泰國女人去停車場牽了摩托車開走。
好像是商業3P耶…
部落格是非常個人的一塊園地、我通常不喜歡在部落格上轉載連結、但是完全無法抗拒以下這個短片。
每一個人都應該看這部2006年柏林影展得奬短片、看到一半不熱淚盈眶是不可能的。
我猜、這是在寮國拍的、因為孩子們臉上擦了黃粉、這是寮國的風俗。
http://www.cultureunplugged.com/play/1081/Chicken-a-la-Carte/TVE9PStP
我所知道的泰語(如果有錯、請得凡指正)如下:
打招呼:撒哇低(三聲的輕聲)咖(拉長)
謝謝:嘟(三聲的輕聲)ㄅㄨㄣ(一聲)咖(拉長)
多少錢:套ㄌㄞ(三聲)咖(拉長)
是:蔡(捲舌音)
不要、不是、不用了:ㄇㄨㄞ(二聲)
麵條:規ㄉㄧㄠ(二聲)
豬:ㄇㄨ(二聲)
雞:該
咖(拉長)=有禮貌的語助詞、可以加在各種句子後面
泰國人喜歡用重複壯聲詞、例如:cheap cheap(便宜便宜), same same(一樣一樣), 蔡蔡蔡(是是是)。
辣妹=〉酸女(都很夠味兒!)
阿月:請查收。
人生的緣起緣滅往往奇妙不可解。
2010年夏天,我和阿月及倩如一起去尼泊爾首府迦德滿都的藏傳佛教覺囊佛學院當志工,教學六週。我教的是英文。
在此之前,我既不認識阿月和倩如,也不認識藏傳佛教。
緣份起於某一天我到姊姊家。姊姊正在看著電腦上的一封信,抬頭跟我說:「我朋友轉寄來一封信,有人在招募去尼泊爾教英文和中文的義工老師耶。」
我說:「喔,那你把信也轉寄給我看一看吧。」
當天晚上,我打開電腦看了阿月發的信,心裡有個聲音說:「你應該去。」
想也不想,我就發信給阿月說我要去。
事情就這麼簡單的定下來了。
後來有朋友問我:「你不認識這些人,就這樣答應人家喔?」
我說:「去佛學院當義工,還能出什麼差錯呢?」
我喜歡旅行。旅行的時候喜歡穿當地的衣服、吃當地的食物、認識當地的人、接觸當地的生活。還有什麼比當義工更能親近當地環境呢?
事前,阿月說要準備教材,但是我們誰也不知道學生年紀多大、人數多少、程度如何。寫信問佛學院,得不到任何要領。就連去了以後,問他們每天上幾堂課、甚麼時候上課,也得不到清楚的答案。
幸好,這些年來我已經學會了安靜不動的等待。事情總是會解決的。
到迦德滿都那天是星期五,秘書白群帶我們找到旅館安頓下來。星期六秋吉堪布帶全校作法事,不上課。星期天大家去山上野餐,不上課。這三天裡,我們還是問不清楚關於課程如何進行的細節。一切都是打帶跑。
後來陸續學到幾件事情:
(一)原則上:
*佛學院的人很安然於當下,不那麼急切安排每一個步驟。當事情應該發生,它自然就會發生。大家都很自在從容,無需緊張,也無從緊張。
*佛學院的孩子以學習佛法、經文、佛教儀軌、辯經、佛教技藝(樂器、酥油花、檀城等等)為主,中文(他們稱為漢文)、英文、數學是副科,屬於必要,但是不主要的科目,因此無法放在第一順位考量,必需配合主科的時間。
*語言上,成年喇嘛和我們溝通仍有困難,因此乾脆不多加解說,作了就是、於是我們會缺乏事前的心理準備。
(二)結構上:
*七十六個學生目前分為五班,以來到佛學院的年資混齡編班。才來第一年的是一年級,來了第二年的是二年級,以此類推。因為師資缺乏,四年級和五年級的漢文和英文合班上課。
*因為宿舍及經費不足,今年不打算招生。
*學年為每年的三月初到十月底。十月底大考,不合格的留級。
*六年級學成畢業。
*學生年紀為十歳到二十歳。
(三)學習上:
*成熟度及用功程度和年齡不呈正比,和年資較呈正比,但有幾個學習不佳、留級過的孩子例外(短短一個半月內,我無法判斷這幾個孩子是不用功、年紀還太小,或是學習有困難)。
*學生很乖、上課秩序佳、對老師很有禮貌、習於大聲背誦、認真寫功課、準時交功課、字跡非常工整。
*學生不抱怨、不抗議、不皺眉頭。
*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很強。低年級學生則參差不齊。
*學生隨時可以休學、還俗、回家,但是很少發生。
(四)生活上:
*不分年齡,一切高度自理、洗衣、曬被子、打掃、協助廚房雜務、打上下課鐘、幫老師收簿本…
*彼此友愛不爭吵,師生關係極好。
*態度溫和、恭謹、有禮。
*總是面帶微笑、眼睛晶亮。
*簡單、樸實、知足、認份、感恩、信仰虔誠。
(五)佛學院的需要:
*錢:這是最迫切也最實際的了。但是匯錢進尼泊爾有諸多困難,銀行收取過高的手續費,匯率也極差,實在是不划算。我們都是請人親自帶大面額美金過去。
*兒童維他命:在尼泊爾,不容易找到兒童維他命。成人維他命則很昂貴。
*其他藥物:必需同時附上簡單直接的說明,什麼病、什麼徵狀、吃多少、每天吃幾次等等。因為語言與文化隔閡,他們看不太懂原廠說明。
*其他物資:生活物品其實都買得到,只是缺錢買。簿本文具當地都有得買,價格比台灣更便宜,所以還是捐錢最實際。
*不合適的玩具:很多玩具不適合當地環境,更不適合小和尚,例如電動玩具、芭比娃娃、絨毛動物、卡通漫畫或任何非常精緻豪華的玩具。需要電池的玩具都不適合,因為電力用完了之後不會有錢買電池。武器絕不可以,例如刀槍。賭博性質的玩具也不可以,例如撲克牌。皮球不可以,因為怕踢出牆外惹鄰居生氣。有獨佔性質的玩具也不合適,因為無法分配均勻,例如著色畫的本子。
*合適的玩具:簡單堅固的玩具、益智玩具、好的羽毛球拍(當地賣的羽毛球拍一打就壞!)。
*讀物:內容適合的漢文、英文、藏文讀物。不可有暴力或色情(純純的愛情也不合適)。自然、地理、歷史、佛法…比較合適。
*中文習字本。那邊沒有這個。
(六)關於英文課:
*非常缺乏師資。
*學習照著既有的課本走,但同一本課本可能重複回頭再上一遍。
*學生的發音和文法有待加強。
*一年級沒有英文課。二年級學生程度和學習動機參差不齊。三年級沒教到不清楚。四五年級表現很認真。
*我要求學生寫電子信給我,以便練習英文,但他們沒有電腦課,也沒有幾台電腦,因此很困難。我教了幾個學生怎麼寫信,也幫他們設了信箱帳號,但只有一個二年級學生和一個四年級學生寫了幾封很短的信。
到達迦德滿都的第四天(星期一)開始上課。從此,一切便有如行雲流水,再自然不過的順利進行。很快的,我們便深深愛上了這一群可愛的小和尚!
所以說囉,事前的準備完全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去遙遠的異鄉當義工,最重要的還是懷著一顆開放的心,到了那邊,觀察、體會,自然就會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覺得,教育就是陪伴。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能力、孩子的環境才是最重要的考量。我們只是在那邊陪著孩子走一段路,關懷他、鼓勵他、欣賞他、提供他必要的協助。其他一切皆屬次要,順勢隨緣即可。
教育,是給孩子的未來一個機會。現代教育只要能夠不揠苗助長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學什麼、怎麼學,彈性其實是無限大的。
阿月:
你的信收到了、可是我人在泰國旅行、就跟我在尼泊爾的時候一樣、只能收信、無法發信(好像是我的伺服器在這邊沒作用…?)、所以一直沒有回覆、現在回覆在這裡、請見諒。看到這篇、請留言讓我知道、謝謝!
覺囊佛學院給的收據先放你那裡好嗎?有人跟我要的時候、我再跟你說。如果大家都不需要實體收據、就省了一道手續。
這次託人帶去佛學院的照片確實是我洗的。是的、有包括你和倩如照的檔案。基本上是每位師生都有一兩張、幾位頑皮搶鏡頭的人比較多些。我不確定是否有印漏了的人。有些人我不太熟、有些人長得實在太像了…
教學心得請參考我的網誌、歡迎隨意轉載。除了這些文字、我就沒什麼其他好寫了耶。我是一個直覺遠遠大於結構與方法的人、我的教學風格非常個人化、見機行事、因事制宜、因此很難複製、而一般人的教學方法、我又作不來、所以、我的教學紀錄其實對別人幫助不大、讀著好玩罷了。
札西德烈!
凡
*清邁舊城區呈正方形、四周圍著護城河。護城河旁的步道種了很多樹、陰影下涼涼的、走起路來很愉快。地圖上都沒有標明距離、不知到底有幾公里。繞一整圈是九十分鐘、我猜總共大約六到八公里。穿著人字拖走、腳底各走出一個大水泡。
*今年的水燈節(Loi Katong)落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我的回台班機是十九日、剛好錯過這個重要節日。得凡問我要不要辦理機票延期、晚幾天再回去。我說不用了、留著未竟事宜才有藉口再來不是嗎?
我希望以後有機會帶孩子來泰國玩、留一點沒看過的新鮮事也好。
另外一個原因是待辦的工作一堆、孩子也已經回台省親、我沒有道理繼續待在泰國閑晃。我已經夠野啦、不可再奢求。
*水燈節在即、清邁舊城區已經陸續出現許多水燈和燈籠。有的掛在樹上、有的架在廣場上、有的用竹筏飄在護城河裡。許多店家廊下也掛了小水燈。聽說、到了水燈節那天、數以萬計的人會去放水燈、點天燈。很多人包船到河上看水燈。天上水上萬點燈火齊發、非常壯觀。
*晚上、我們去三王紀念碑賞燈。我一看到燈就衝過去拿著相機東拍西拍、見色忘友的把得凡搞丟了。轉了兩三圈找不到他、只好自己回去。
*今天去三王紀念碑文化博物館參觀、門票九十銖、泰國人門票十銖。裡面沒有冷氣、空氣有點悶。主要是介紹清邁歷史和泰北的Lanna王朝。清邁建城七百年、Lanna王朝被併入泰國只不過是二十世紀的事情。
因為水燈節即將到來、博物館有專人教作水燈。我先跟著一位小姐作蠟燭台、用小火爐熱了一壺黃蠟、倒入小陶碗裡、趁熱放進一條沾了蠟、摺出雞爪、可以站立的棉蕊、等它冷凝。再跟著另一位小姐用香蕉葉作水燈、先橫切一段香蕉樹的茎、四面包裹香蕉葉、上面用香蕉葉摺出蓮花座、中間放一個蠟燭台、兩朵菊花、三枝香。小姐說、菊花的顏色代表僧人袈裟。她教我把自己的頭髮和指甲剪一點下來、放在水燈裡、晚上點了香和蠟燭放流、代表送走自己過去一年的厄運和不愉快。
博物館裡有一班國中生作校外教學、以及六七位歐美遊客、但是只有我一個人停下來作水燈。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為甚麼別人都對作水燈沒興趣呢?真奇怪!這個明明比看展覽好玩多了啊?!不懂、不懂!
今天是死要錢公司送傻瓜肥羊到清萊剝皮寮到此一遊照照相之旅。
行程總共十五小時、累斃了、無聊斃了、也嘔斃了。哎…絕對、絕對、絕對不要相信旅遊公司的話。
旅客:坐車多久到清萊?
旅遊仲介:一個半小時。
事實:一個半小時只是到清萊省最南邊、離清邁最近的第一個購物休息站、停留半小時上廁所。
呃、清萊省很大耶…光是回程就車速很快的直直開了三個半小時!
這一天裡、在七個購物休息站各自停留半小時、其它時間都在車上觀賞塵土飛揚的景觀。
所謂的「景點」如下:
一、溫泉:
呃、其實只是停車場中間有供遊客照相的溫泉池、供遊客免費泡腳的小水溝、以及賣小竹籠裝的雞蛋或鵪鶉蛋讓顧客煮溫泉蛋的小販。
陷阱:用二十銖買了蛋、煮好之後、小販忽然冒出來、給你一個小塑膠袋裝蛋、跟你要竹籠。二十銖不包括竹籠、竹籠是要回收的。不然的話、你也可以再付十銖把竹籠帶走。竹籠要錢。呃、這一點不會事先跟你說明喔…
停車場周圍幾十家紀念品店。
店員:來來來、兩百銖。
遊客看兩眼、搖搖頭沒買。
店員:便宜、便宜、算你一百。
遊客繼續往前走、沒買。
店員: 好啦、好啦、算你五十。這個價錢只給你。
明明是銀錫合金的首飾、而且顯然錫多於銀。店員說:百分之一百純銀!
呃、百分之一百純銀太柔軟、無法作首飾耶…
二、白佛寺:
十二年前某人開始蓋的觀光佛寺、部份完成、建築工程仍在進行中、可以看到水泥骨架。寺廟全白、只有廁所全金---但是金廁所不開放使用。遊客真正可以使用的廁所是最後面那間普通廁所。
據說、建這間佛寺的理念是白色代表純潔、金色代表肚子裡拉出來的黃金。這不是泰國傳統觀念、是現代詮釋。真正泰國寺廟頗為金碧輝煌、屋頂都是金色的。這、這、這、呃、這樣的詮釋對傳統泰國佛教有點大不敬吧?
佛寺的裝飾比繁複的傳統泰國寺廟裝飾更繁複、反而有畫蛇添足的反效果。而且、這些花雕不夠三度立體。正面看過於繁複、側面看過於單薄、從背面看、呃、簡直有點像電影看板的後面…
總之、宗教性不足、商業性倒是十足。
進廟要錢。
廟旁幾十家紀念品店。
三、金三角:
第三站是鼎鼎大名的金三角:介於泰國、寮國和緬甸之間的無政府地帶、以鴉片貿易出名。
我倒沒有不實期待、誤以為真的會看到罌粟田。毒梟當然不會隨便讓人直搗黃龍的參觀罌粟田嘛。但是我以為金三角是很大的一片叢林、叢林深處是罌粟花田、結果只是湄公河上幾個小小的無人沙丘。據說、以前就是在這些沒有任何王法的沙丘上用黃金買賣鴉片磚、一公斤的黃金換一公斤的鴉片。
至於鴉片從何而來呢?泰國導遊說來自寮國和緬甸、又說現在沒有人種罌粟或賣鴉片了、因為泰國警方大力掃蕩。
呃、泰國警方掃蕩寮國和緬甸?這…
導遊帶我們坐船遊湄公河、繞一小圈、行進距離大約就是眼睛看得到的區域、有點像淡水的藍色公路。
坐船要錢。
船塢附近幾十家紀念品店。
四、寮國:
導遊帶我們進入寮國。
在這個地點花二十銖就可以進入寮國待半小時、不用護照也不用簽證。
但是去寮國作什麼呢?購物!
這裡只有一座簡陋的竹寮充當寮國移民局負責收錢、旁邊掛了一面寮國國旗、然後就是幾十家紀念品店。
紀念品的品質比泰國差、國力明顯差很多。導遊說、寮國就像五十年前的泰國。
五、緬甸:
呃、你大概已經猜到了、導遊帶我們去了泰國和緬甸邊界。
在這個地點、我們不用花錢、也不過邊界、就只是站在泰國這邊瞭望一下邊界那邊的緬甸國土。
去泰緬邊界作什麼呢?
我需要提這裡有幾十家紀念品店嗎?
看到了幾個有意思的貨:
抽大煙(鴉片)的器具、包括買賣鴉片用的秤錘。我很喜歡這些秤錘、大大小小的秤錘都是作成動物形狀站成一排。
吸水煙的磁壺。
古代刺青器具。
六、長頸村:
這原本是我最期待的一站、但是經過一天折騰、期待值已經落到了地平線下。長頸村能夠好到哪裡去呢?大概就是幾十家店、店裡坐著長頸女人罷了。
結果不然。
首先、這村落極小、只有十幾家店、不是幾十家店。
再來、沒有長頸女人。
現代的村落婦女已經不流行長頸了。要看長頸嗎?那要過一條小橋、到遠一點的草寮裡、看幾個還有長頸的老女人。
要過小橋嗎?要錢!三百銖!
至此、我已經崩潰了。心裡湧起許多思緒、一個比一個滿載著負面情緒。過去 兩個星期對泰國人累積起來的良好印象幾近全面崩盤。搞啥嘛?!騙子!
一個人留在橋的這一頭、我去爬山。
走路、是我整理自己的重要法門之一。
山裡確實好、走著走著、思緒逐漸客觀中和。觀光產業很像保險產業、雖然是合法的服務業、但是充滿爾虞我詐的機巧權術、不是什麼正道。也怪不得旅行經驗多一點的人莫不捨棄旅遊團、即使旅費更高也要選擇自助旅行了(是的、自助旅行比旅遊團昂貴!)。自助旅行花的時間多、看的景點少、什麼事都要自己來、確實很麻煩、但是以我的經驗、自助旅行時的偶然邂逅往往是最難忘的珍貴經驗。
最不愉快的經驗則往往來自旅遊團!
這次就當作花錢買經驗吧、錢花了再賺就有、經驗是自己的、以後或許可以因此學著精明點。只要是和旅遊公司打交道、都要問清楚各項細節。
而且、親眼看到傳說中的金三角、還是很高興的嘛、是不是?
七、泰國特產店:
回程最後一站。
轉念氣消、倒覺得這一站比較好逛、因為賣很多吃的!
買了酸辣腰果、和檸檬草的葉子一起炒的、好吃好吃!
九點抵達旅館、旅行團未提供晚餐。
原來如此、怪不得中餐拖到下午三點才吃。
*各位看官:
這家被我稱為死要錢公司的旅行社總部在曼谷、叫作 R.T.S. Inter Transport and Tours Service Co.。
他們在清邁開的旅館叫作 Winner Inn Hotel、有很多事前不說明的額外開銷、例如、check-out之後寄放行李要一百銖、一般旅館不另外收寄放行李的錢、就連火車站寄放行李也只要五十銖。還有、客房沒有網路、在大廳使用網路一分鐘一銖、每次最低收費三十銖起跳。一般旅館不會另外收網路使用費、就連一天一百銖的廉價旅社也沒有額外收網路費、況且外面的網咖一小時才二十銖!
一句話:我覺得不值得。
當然、這多少也有點見仁見智吧…呃、其實是滿有把握大家去了都會覺得失望啦、但是不想太鐵齒、還是有所保留一點的好…而且、對於喜愛新經驗的我、作為經驗、還是值得的吧。
前幾天爬山的時候、那四個法國年輕人就跟我說、帝王餐的歌舞很遜、食物也不怎麼樣。我說:那好、這樣我就有心理準備了。期待低、就容易滿意。
結果咧、還是不滿意。
旅遊公司說歌舞秀是七點半開始、七點派車來接、要我們六點半就準備好、以備萬一車子來早了。我們等到七點還不見車子、請旅館主人打電話去催。他們說、馬上到。這個「馬上」是半小時之後。車上只有我們兩個、顯然之前把我們漏掉了、等其他顧客送到餐廳之後再回頭來接我們。得凡說:嗯、這樣也好、一整個車子只接我們兩個、很尊榮的感覺。
眼看著已經快八點、我們還在路上、我心裡有一點急、哎呀、人家七點半就開始表演了耶!
轉念一想、如果歌舞秀很遜、少看半小時就是少受罪半小時、不是嗎?傳統歌舞嘛、看一半和看全部大概差不多。
得凡顯然有相同的心情、說:嗯、這樣也好、不用坐在那裡等著開桌吃飯、一到就有得吃。
餐廳感覺像個open villa 、院子很大、樹上掛了很多泰式紙燈籠、很是美麗、我的奇摩子立刻開始上揚。走進秀場要先脫鞋子、我喜歡進屋脫鞋的光腳文化、多麼自在。這下子心情更好了。
進了秀場一看、哇、整一個的壯觀美麗、我立刻雀躍了起來。三面環繞的泰式建築掛著燈籠、三合院中庭鋪滿了紅地毯、中間空出來當作舞台、四週都是泰式三角形靠枕、客人或坐或臥。侍者送上大紅托盤、上面有八碗菜:炸雞、炸豬皮(沾辣醬真好吃!)、紅燒肉、辣肉醬、炒高麗菜、 生的黃瓜片和高麗菜絲、炸地瓜、炸椰子絲。另外一碗蘿蔔清湯、一鍋白米販、一小籠糯米販。吃不夠可以再添、吃到飽。最後上西瓜和鳳梨。
歌舞秀八點才開始、我們到的時間剛剛好。
為什麼大家都說七點半開始呢?原來、有女孩兒穿著少數民族服裝、和客人照相、這個是要錢的。歌舞秀開始之後就不能照相了。所以、若是大家都準時到、商家就沒有這門生意可以作啦。
歌舞秀確實很遜。我印象中的泰國傳統舞蹈應該內斂、沈穩、優雅、凝聚。這些舞者感覺上就是自認為美美的擺姿勢而已、完全沒有舞魂、連專注都談不上。得凡說、我們跳得可能都還比她們更好。這還用說嗎?當然囉!
因為歌舞不夠吸引人、我們這種晚到的人反而可以一面吃一面把歌舞當成襯托氣氛的背景音樂。在氣候宜人的夜空下、半躺著吃晚餐、畢竟是很舒服的。
歌舞秀分兩部份。晚餐結束、第一個部份也結束了。大家移到外面場地看少數民族的民俗舞蹈。場地中間架了一個電力假火。哎…
上場的舞者都是真正的少數民族、少少的幾個人跳著簡單的舞步。孩子們看起來很羞澀、一直看著地上。我看著難過、覺得毫無慶典的精神。得凡倒是覺得比較真實、看起來像是一家子人一起來跳舞表演。確實是比上半場真實、但是這個真實裡面充滿了觀光客消費文化的氣息、讓我非常不舒服。哎…
350銖、包含接送、晚餐、歌舞秀、價格並不算貴、又是到清邁一遊的必備觀光節目、但是…哎…
題外話:我和得凡都職業病發作、夢想著如果能在這個超棒的戶外場地演戲該有多好!
在我心裡、清邁有三寶:氣候、人民、食物。
泰國有三個季節、十一月到二月是冷季、三月到六月是熱季、七月到十月是雨季。現在正是所謂的冷季、我每天穿短袖或無袖趴趴走、晚上也不用加外套、只覺得清涼舒適。怕冷的人加一件長袖衫、內搭短袖也就夠了。這裡氣候乾爽、衣服可以穿好幾天不用洗、身上從來沒有汗酸味、洗澡好像只是為了休息和享受、不是為了衛生清潔似的。
據說、所謂的雨季不是整天下雨、而是下午一陣大雷雨、躲過去就好了、反倒溫度因此降了下來也不錯。
我在考慮以後每年二月都來清邁曬太陽算了、躲開二月寒、也躲開春節、對我的身心健康應該很有貢獻。
人民普遍的脾氣溫和、面帶微笑、說話輕緩。街上沒看過口角糾紛、也沒看過車禍、大家讓來讓去、問候來問候去的、很有禮貌。
食物更不用說了、我在尼泊爾莫名其妙甩掉的四公斤正在急速回升之中。
*腳踏車租一天四十銖。
*逛到社會局開的山村部落居民手工藝品店、雖然稍稍貴一些、但是知道他們是在作社會服務、收益會回饋到山村舍區、買起東西來的感覺良好、於是口袋又出清了、只好回旅館放東西、拿錢。我是真的很愛買民俗東西啊!
*民俗藝品村(Bua Lai Handicraft Village)有一日遊的套裝旅程、但是自己租摩托車去比較便宜又自由。租摩托車要壓護照、沒人檢查駕照、也沒人取締沒戴安全帽。
*民宿Green House的套裝旅遊報價價格比其他地方便宜一些。例如帝王餐、別處400、Green House 350。
*Thai Tribal Crafts是清邁舊城區的一家 Fair Trade 工藝品店、價錢比較貴一點、但是買起來奇摩子比較好、而且我喜歡他們不二價、多省心!
*在Night Bazarr街上(#18, Chang Klan Road)有一家攝影店、可以代客打扮、穿上泰國傳統服飾照相、五百銖。我沒照、不知道是照幾張、洗多大張。應該是有趣的經驗。
*第一次來泰國的人、要有心理準備:帶的錢大概會花光光。
*大額美金(一百和五十)匯率較好、中額(二十和十)次之、小額(五和一)最差。
*在清邁、我看到外幣匯率最好的一家店在夜市(Night Bazaar)街上、叫作V.K. Currency Exchange 、地址是#12, Chang Klan Road。各處的美金匯率差不了多少、隨便在哪裡換錢沒差、但是台幣匯率差異卻很大、最好多找一找。
得凡租了摩托車(一天兩百銖)要載我去民俗藝品博物館和民俗藝品村玩。租車行的人送車子來旅社時、看到我們、顯得不太放心、民宿老闆娘跟他說:沒關係、他們不是中國人、是台灣人。 後來才知道、當地人的經驗顯示、中國人不習慣騎機車、常常摔車、造成損失。台灣來的、騎機車的經驗多多、安啦! 我們去的民俗藝品博物館主人是一位退休教師、喜歡收集各種泰國民俗藝品和古董、有些民俗技藝已經瀕於失傳。
門口一塊招牌寫著:可惜、死人無法看到 Bann Roi An Phan Yang(博物館的名字)。 博物館各處都有泰皇肖相和皇室人員參觀的照片。他的東西真是多、堆得到處都是。光是用大象頭顱骨作的椅子就有將近十個。這種椅子顯然代表了某種地位身份、女人不准坐! 最妙的是、這間博物館身兼藝品店、遊客看到任何喜歡的東西都可以問價、負責導覽解說的工作人員翻開厚厚的簿子查價錢。比如說:用整條柚木一體雕成的掛簾、一環勾一環、據說要雕四個星期、要價六千五。手掌長度的小刀一千八。木頭雕的十二生肖動物、肚子上用力推可以打開暗門、裡頭放一小塊玉、作為保祐。暗門關起來的時候、接合完美到看不出來有暗門、實在是很棒的工藝技巧。這些動物很小一隻、只比大姆指再小一些、一個四百、其實不算貴、很可愛的。 還有好多椰子殼水瓢、木製把手上有機械裝置、可以帶動把手上面雕刻的情色人物進行各種交合體位、關節還可以動、十分有趣。我看得津津有味、每個都要拉拉把手玩一玩。 有一個木製機械雕刻特別有意思、把山村生活描繪得極為生動。按下電源、所有活動通通有機關可以動起來:織布、煮飯、釣魚、種玉米、收割稻米、孩子踩高蹺、樁米…最好玩的是高腳屋裡頭還有一對男女在交合。山村裡的活動通通都包括在內啦! 這個雕塑要價五萬多。我覺得值得---如果有地方擺來展示的話。這是一體成形的木雕耶、多難刻啊! 樓上是主人的家、現在還真的在住呢。和博物館一樣塞得滿滿的。他的大床乍看好像鋪滿花瓣或秋葉、近看才發現是床罩上縫的碎布頭。我看了心喜、以後想自己縫縫看。 一般的泰國廁所不提供衛生紙、這家博物館不但提供衛生紙、還是印了花的衛生紙。這位主人喜愛工藝美學的中毒程度顯然極深! 這家博物館要兩百銖的門票和二十銖的不知什麼捐獻、服務員態度很好、解說很仔細、還奉了三次茶。她們說、平常很少人去參觀、去的多半是中國人和台灣人、其他國家的觀光客不多。 我們接著去了民俗藝品村、還沒到呢、延路就全是一家又一家的大型民俗傢俱、庭園傢俱、雕塑。我越看越心動、幻想著從泰國出口這些大型藝品、在台北縣開一家世界民俗藝品店。或者乾脆在清邁開民宿、理所當然的有理由買這些傢俱佈置民宿了。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在懊惱自己沒理由大買特買啦! 藝品村很大、看那樣子逛一整天都逛不完、滿街都是各式手工藝品小店、實在是我這種人的敗家天堂、沒有一點意志力是無法全身而退的。可是我今天很乖、沒有買多少東西、而且買的東西竟然得到得凡贊許、令我放心了很多。我想、我信任他多過信任自己。 應該說、我壓根兒不信任自己、不管是眼光或意志力。:-( . . . . . 我想了想、何必為自己的品味/風格/喜好道歉呢? 很久以前、我買了一個陶碗、充滿村婦氣質的手繪極為拙樸、令人愛不釋手。前夫看了、對我說:有一天、你會grow out of it。 他的口氣其實挺和善的、但是聽著就是不對勁。那個意思、不就是在說我沒有品味嗎? 我小時候、十二三歲吧、陪媽媽去參加西北聯大同學會。媽媽顯然很重視這個餐會、事前買了布、讓裁縫幫我縫了件碎花的連身洋裝、還給我買了一雙粉紅色的新鞋。那時候、我都是撿姊姊的舊衣服穿、從來沒穿過新洋裝、這一穿上身、真是得意透了。 不料爸爸看了、非常不悅的說:這麼土的花、俗氣死了、難看!這還能穿得出去嗎? 我到現在都清楚記得那一天。好像國王的新衣、我對這件新衣的歡喜霎時消失殆盡、只剩下渾身的不對勁。但是我很頑固的堅持穿這件洋裝赴宴、只為了支持母親。 那天晚上、身體剛剛開始發育、自信嚴重不足的我、用了全部的意志力、保持著微笑。我是我母親的女兒、我是絕對不會低頭的。那晚、內在沸騰的不安、恥辱和令人心痛如絞的驕傲至今難忘。 母親和我都是接近土地的女人、溫暖厚實豐潤。我們走的不是高級優雅的路線。 我們很美、只是未曾遇到真正欣賞我們的男人。 今天、在民俗藝品村、我一面逛一面想著:如果媽媽在這裡、是不是也會喜愛這些土氣的東西?如果我們母女兩個一起逛、是不是會很三八的一直興奮蹦跳?是不是會買一大堆?... 思念是一股涓涓不斷的地下河流、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扑嚕扑嚕的冒出來一下....
如果來泰國自助行、千萬不要在曼谷買清邁附近的旅程、一定太貴。等真正到了清邁之後再逛街比價。這邊的套裝旅遊店、民宿、各種等級的旅館超多、舊城區滿街都是、根本不需要擔心找不到地方住。旅館可以便宜到從八十銖(約九十台幣)起跳。匯率也可以每一千元台幣換到泰銖980或760、中間存在極大匯差。
也盡量不要在曼谷的夜市買東西、清邁夜市裡的東西比較便宜。
每晚都有的清邁夜市(Night Bazaar)是針對觀光客的、價格比較貴、看看就好。週六夜市和週日夜市比較便宜、逛夜市的當地人也比較多、比較有意思。
三天的Trekking Trip很過癮。
我們這隊有九個人、其中兩個是瑞典來的二十歳女性、屬於刻板印象中的典型「女孩子」、整天吱吱喳喳互相聊天、聽得出來聊得頗沒營養。她們一看到蜘蛛就哇哇尖叫、跳腳逃開。我看著山上部落裡生活簡陋、缺乏教育機會、但是眼睛晶亮、笑容比她們可愛不知幾倍的當地女孩兒們、真是忍不住感慨人的命運多麼不同。這兩個女孩何德何能、生長在那麼富裕的國家、小小年紀就可以到這麼遠的地方旅行、結果還一臉啥也沒多大興趣的樣子、光顧著聊天。
要聊天、留在瑞典不就結了嗎?這樣的青春、在我眼裡真是毫無美感可言。我不斷暗自感激我的兩個女兒不是這樣的人、不然疼愛起來還真是有點給它辛苦咧!
還有一對西班牙來的情侶也不太可愛。大約三十多歳吧、男的是那種自認英俊瀟灑的雜誌型男。他們除了喜歡在眾人面前大曬特曬愛情之外、男的還喜歡和那兩位年輕瑞典女性開玩笑。他們不太搭理其他人。還好、第二天一大早起床、這二位love birds就宣告掛點了、要求嚮導打電話叫公司派人來接他們回清邁。嚮導打了電話、把他們留在營地、讓公司處理、就帶我們走了。
另外四個是法國來的二十多歳年輕男性、一個比一個更安靜害羞、非常符合刻板印象中的電腦程式設計師。這些人都很友善、我們相處得很好、幫彼此照了很多相片、交換了電子信箱。
一路上、我們不時遇到別的隊伍、有時候一起架灶、一起吃飯、一起紮營、或是一起走一段路、隊伍和隊伍分分合合的、因此認識了很多位嚮導和營地管理員、其中我最喜歡我們這隊的嚮導Pino。我跟他說、以後若是有機會帶別人來泰國玩、需要嚮導的時候一定會請他。
嚮導Buli-Buli是老煙槍、一路走一路抽菸。哎、到了山裡面還要聞菸臭、真是有點無奈。他也是大酒鬼、第一個晚上就喝過頭、第二天早上爬不起來了。Pino讓他留在村子裡繼續睡覺、把他的旅客順道帶上、跟我們一起走了!
這些嚮導彼此十分義氣相挺、對我也都很好、遇到陡坡上坡時、Buli-Buli和Pino都會主動幫我揹背包、真是貼心!
另外一位嚮導Jeep-Jeep有點過動、非常愛開玩笑、尤其是我認為有點過份的黃色笑話。這人一旦開始聊天就停不下來了。說起瑜珈、修行、佛法、武術…皆自認專家、唬得那些歐洲人一愣一愣的、可是我看他那兩下拳腳、呃、實在不怎麼樣。他若算是武術專家、那我就算是太極拳專家啦!
不過、跟他學了幾招火柴棒遊戲很好玩、以後逗小孩又多了幾招了。而且、我喜歡他聊起山上部落時、帶給我的感覺。他關懷這些少數民族、體諒他們的辛苦、而且講義氣、夠朋友。他用自己的錢跟當地人買野菜和野菇、煮了請營地管理員Mr.Money和Pino吃。他說:公司配給的伙食太簡陋了、不好吃、買這些野菜來加菜、同時可以讓當地婦女有機會賺些錢。
我是隊伍裡唯一會幫忙洗菜切菜的旅客、也是唯一的亞洲人、同時是年紀最大的一個、種種原因機緣之下、嚮導們也約了我吃野菜。我丟下其他旅客、跑到廚房去、四個人圍著白搪瓷大臉盆裝的菜、坐在蓆子上、各自捧著盤子吃、還用同一個搪瓷杯子裝了混合可樂的威司忌、一人一口的遞著輪流喝。哎呀、那個豪氣和好吃就別提了!
我就是愛跟當地人混!
Pino和Jeep-Jeep說、他們最喜歡澳洲人和愛爾蘭人、豪爽!
他們最受不了以色列人、太會計較錢了。他們說、三天的登山、第一天第二天沒事、到了第三天、以色列人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要公司退一部份的錢。他們還說、在夜市裡、小販若是開價一百八、泰國人可能會殺到一百五、最後可能一百六成交、大家都很開心。但是以色列人會一開口就直接殺到五十、而且會很堅持。久而久之、他們說、夜市小販看到以色列人就會自動把價錢加兩三倍。我忘記問他們、怎麼看得出來是以色列人?
他們也說、很少接到亞洲人的旅客、更少見到亞洲人單獨旅行的、更別提我這個年紀的了、還是個女的。Pino豎起大姆指說:你、不一樣。
Jeep-Jeep說三年前他帶過一對中國母女、七歲的小女孩很可愛、一路上自己走、不抱怨。他說:那兩個中國人很棒!
任何的人際接觸、都是國民外交、都是別人心目中刻板印象的基礎。這些嚮導當面笑瞇瞇的不說什麼、心裡卻有一個世界地圖、每個國家都有她自己的形象、建立在她的國民的種種小動作裡。
他們問我台灣的歷史和環境、以及和中國的關係、問我喜不喜歡住在台灣…等等等等。我跟Pino說、只要他存夠了錢買張來回機票、到了台灣可以住在我家、我負責招待他玩。他說他正在存錢想去吉隆波一趟、問我吉隆坡好不好玩?
營地管理員Mr.Money不會說英語、都是經過Pino翻譯。他說:我姓錢、但是沒有錢、我們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出國玩的、不像你們。
Pino說他去過雪梨、非常喜歡。他去那邊的餐館打工、一年賺到在泰國四年的薪水、但是工作非常辛苦。
我想到一位遊客說他曾經在義大利農莊打工摘葡萄、一天一百歐元、相當於七千銖。
Pino當嚮導、一天三百銖。
人的命運如此不同…
嚮導們一個一個全都很愛開玩笑、不知是否觀光課上有教?
山上營地很簡陋、香蕉葉編的屋頂、架高的木板通鋪、破了洞打個結繼續用的蚊帳、破舊而且不夠保暖的毯子、棉花已經硬了的枕頭、自己舀水沖的茅坑、沒有衛生紙(需要自備)、沒有沖洗設備(就在茅房裡、用沖茅坑的冷水沖洗身體---結果我三天沒洗澡)…這是需要用正確態度面對挑戰的環境、否則奇摩子會很慘。
吃得也很簡陋克難、雖然味道很不錯。早上吃土司、果醬、牛油、切片水果。晚上吃白飯配一大盆混著炒的炒菜、裡頭肉非常的少、加上一鍋蔬菜清湯。中午就是吃泡麵而已!
山上物資不易取得、不易運輸之外、我猜、很大一部份原因是這家死要錢公司不肯提供更好的服務。Pino跟我說了一些公司內部狀況、真是待人挺刻薄的。我們約好、以後來泰國玩直接找他、不要再經過公司了。
一千公尺高的山上、林相和台灣的山很像。首次看到含羞草、歐洲人一個一個大為驚艷。
第一天晚上非常冷、大家把所有衣服都層層穿上還是一夜無法好睡。第二天晚上不知是喝了很多酒的緣故、還是累壞了、聽著瀑布的水聲入夢、一夜甜睡。
山村裡都是高腳屋、下面用來曬衣服、放農具、養動物。有水牛、雞、鵝、狗、貓、還有很多豬、卻一點也不臭、真奇怪!
我一有時間就到處晃、和村民比手畫腳的套交情、每次回到營地、就會有人跟Pino喊:亞洲女人安全回來了!
好像我離開了多久、跑了多遠、多叫人擔心似的…這些歐洲人到了每個營地就坐在那邊喝啤酒聊天等吃飯!
比起來、我是真野!
第二天早上我起了個大早在村裡晃、看到一個揹著布袋子的男人從小路轉進叢林、站在樹下抬頭看天。我跟上去、用手勢問他在做什麼、他說去山裡打獵、我表示想跟著他、他笑開了、露出一嘴紅紅的檳榔牙、點頭說好。我們就一起去打獵了。獵人走得慢、停得多。多半時候都安靜站著看天、偶爾拿起彈弓往天上射石頭打鳥、或是拉下樹枝摘不知名的野果子給我吃。跟了半小時、獵人還在繼續深入叢林、我怕無法及時回到營地、表示要回去了。獵人送我回到原處、看我上了村路、才回頭進山中去。
山裡的人什麼都吃、能吃的都吃。村四週都有抓山老鼠的小陷阱。
第二天晚上、我買了威司忌請導遊們喝、自己也喝了好幾杯、還抽了Jeep-Jeep用香蕉葉捲的、加了某種香料的菸草。他說:這是泰國雪茄、城裡人覺得太濃太臭、山上寒冷、抽這個才夠味。裡頭沒有化學添加物、沒有焦油、不傷身。
是因為喝了酒嗎?還是因為瀰漫周遭的豪放氣氛?平時不喜歡菸味的我、毫不在意的和這些男人蹲坐著輪流抽著同一管菸、輪流唱歌。我唱了哀傷的〈思母歌〉、俏皮的〈望春風〉、大家都會哼上幾句的〈甜蜜蜜〉、還唱了豪放的〈杯底不可飼金魚〉和〈長白山上〉。跟外國人唱歌的好處是:唱走調了也沒人知道!哈!
他們教我唱泰國歌、我一句一句跟著唱、當時聽起來挺像樣、可惜一覺醒來、啥也不記得了。我們也配著Pino的吉它唱了幾首西洋老歌、他會唱我喜愛的Sailing 和Dust in the wind。
酒烈菸濃、這是我此生從所未有的男人之夜、淺淺嘗試了一點當男人的滋味。天晚了、歐洲人逐漸離去、只剩下幾個人安靜的圍著營火、我們也開始放空…這一夜、睡得很甜。
划竹筏好玩、騎大象好玩、餵大象吃香蕉好玩、劈柴好玩、在瀑布下的水潭裡游泳好玩、在瀑布前練功打太極好玩、摘野果子吃好玩、在營火旁輪流唱歌好玩、和村婦比腕力好玩、幇村民照相好玩、幫忙做菜好玩、站在貨卡後面吹著山風下山好玩…
回到清邁、回到可以泡熱水澡的環境、看到得凡、和得凡去吃巷口那家露天的泰式碳烤陶製火鍋、吹著舒服的夜風聊到半夜一點…
洗著衣服、看著泥黃的水漸漸清澈起來、我一點一點的回到身處清邁的現實、忽然發現、在叢林中和那四個法國年輕人建立起的戰鬥情感迅速消失了。想想看、也不過是同一天早上呢、我還跟他們說、如果有機會到台灣來、我願意陪他們玩、當免費導遊。現在、他們已經有如遙遠的夢中回憶、我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了清邁古城邊的夜風、眼前的陶鍋、身後護城河裡的水燈、和得凡討論著明天要作什麼…
這是這次泰國遊的一個發現:我活在當下的功力確實越來越強了。拿得起、放得下、真好!給自己拍拍手!
*晚上和得凡走路去泰式燒烤吃到飽、兩個人加一大瓶啤酒才兩百六。
銅鍋子中間鼓起來、用來烤肉、四周圍凹下去、放了高湯可以當涮鍋。底下是燒碳的紅泥小火爐。
這是一家有些偏遠的露天餐廳、四週很暗、小昆蟲像日本神風特攻隊似的、對準我們的火爐進行自殺攻擊、一不小心就進了湯底。一開始我還試圖把牠們一一撿出來、後來就算了、當作加味精吧、撈菜的時候避開就是了。沒關係!
*我以前一直搞不清楚椰奶和椰汁的差別、問過別人、人家也說不上來。這次在泰國烹飪學校終於學會了。
新鮮椰子是綠色的、直接喝裡頭的椰汁、椰肉不吃。老的椰子變成褐色、椰汁不能喝了、把裡頭白色的椰肉切下來、剁碎了擠出白色濃汁、就是coconut cream、用來作咖哩。Coconut cream對上一倍的水就是椰奶(coconut milk)、用來作甜點。
*紅咖哩和綠咖哩的差別只在於用的辣椒、其他材料和步驟都一樣。紅咖哩用乾的紅辣椒、綠咖哩用新鮮的綠辣椒、二者是同一個品種的辣椒。
*在泰國、老米較貴、因為煮起來米粒比較會一粒一粒分開。
*黃色豆腐干外面的顏色是用一種植物(Tumeric)汁液染的。這種植物汁液可以防曬、緬甸女人會直接塗在臉上、顯得黃黃的。
*檸檬草(lemon grass)的葉子用來泡茶、茎用來作菜。
今天一大早八點半、泰國烹飪學校(Asia Scenic Cooking School)派車來旅館接我。學校在舊城區裡面一座民房、我們在竹棚下的院子裡作菜、每個人一座爐台。這裡設備齊全、過程井然有序、是很專業的觀光烹飪學校(不是專業廚師學校)。課程分半天和全天兩種、我報名全天、號稱有七道菜、但是其中一道是作咖哩用的咖哩醬、其實不算一道菜。沙拉、湯和甜點之外、還有兩道菜(一道麵條、一道炒菜和白飯)。每一道都有三或五種的不同菜色可以選擇、大家可以選不一樣的菜色。我們這班五個人非常有默契的各自選了不同的菜、菜單上的每道菜都有人點、沒有漏掉任何一道。
這班除了我之外、有一對比利時人、一位法國人和一位西班牙人。我發現自己立刻覺得很幸運:沒有美國人!
曾幾何時、我對美國人的印象變得這麼糟了?在曼谷的倫比尼泰拳場、坐在我後面、整晚碎碎唸/聊天/講閒話、並對我冷嘲熱諷的年輕人必定有重大貢獻。
老師帶我們去參觀菜場、在米店、香料店和麵條店前講解材料、又去參觀他們自己種的有機香草菜園。然後一步一步的解說、示範、各自實作、吃自己煮出來的菜!
很神奇的、我們作出來的每道菜都又美麗又道地又好吃!
哎、天曉得回了台灣作出來是什麼味道了!
今天去城外郊遊。原本只打算去山上看素帖寺、身上沒帶多少錢。後來一路玩了三個點、金源枯竭、最後只好仰賴善心人士的濟助才回得了家!
在舊城區攔了二條車到清邁大學(二十銖)、轉另一輛二條車(四十銖)去素帖寺。
二條車就是小貨卡、後面架兩條長座椅。隨招隨停、跟司機說要去的地點、司機可能說不順道、也可能開個價讓你上車、這要看他已經載了的客人要去哪裡。有點像集體式計程車。因此、並沒有定價、只有約定俗程的價碼、不會說泰語的外國人可能被敲上一筆。熟悉市價的人可以講價看看。
上山的路上乘客較多、我乾脆站在車後面踏板、抓著把手、很英勇的一路晃上山。車上有一家三口美國人、不像一般美國人那麼喳呼、一問才知道是猶他州的摩門教徒、怪不得氣質比較溫和內斂。二十二歳的女兒剛剛作完一年半的宣教服務、泰語很流利。我和另一位華裔新加坡人決定跟著他們走、到更遠的素帖山夏季皇宮參觀。泰皇八十三歲了、身體不好、住在醫院裡、已經十二年沒上山避暑了、因此開放夏宮讓人參觀。如果是以前、一般人是不能進去參觀的。夏宮種了很多蘭花和玫瑰、還有個大噴水池。
進夏宮就像進寺廟、必需穿著整齊、如果衣服不夠遮蔽、就得花十五銖租短袖上衣或長紗籠。
然後去山頂的苗族(Hmong people)村落。在那邊用三十銖租了苗族服裝換上、興奮兮兮的站在罌粟花叢前照相。這些民族服裝一套賣八千銖左右。上面全是滿滿的手工十字繡和串珠、害我愛不釋手。其實價錢合理、只是…買回去了沒機會穿啊。八千也不是小數字…
哎、我偏偏就是特別喜歡花花的民族服裝啊~~!
而且、我才換上、一轉身就有觀光客以為我是當地婦女、批哩趴拉問我一堆問題。我說我也是觀光客、啥也不知道、他們一直道歉、我說:喔、不、不、不、這是我的榮幸!
現在看著相片還是很想要啊~!
之後、我和新加坡人各自補了二條車司機一百銖、離隊下車去逛素帖寺、美國人坐原車下山。
這時候、我已經身無分文了。美國媽媽臨走給了我二十銖。新加坡人幫我付了素帖寺的門票三十銖、還請我喝鮮榨橘子汁二十銖、分手時又給了我一百銖。
素帖寺裡供奉了佛陀的舍利子、放在小瓶裡、供奉在小櫃子裡、櫃子的門關著、但是很多人把鈔票從門縫裡塞進去、淹了幾吋高。
走出廟門時、天已經黑了。觀光客已經離開了、沒有什麼人要下山。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司機、他說要再等一小時。
這時、幸運之神再度照顧我們、出現了三女一男兩小孩的尼泊爾家庭要坐他們包的二條車下山。我們趁機搭上順風車。這個順風車不但經過清邁大學放新加坡人下車、還一路開到離我的旅館只有一小段距離的舊城門週日市集放我下車、完全不用轉車、也只要了四十銖。比去程便宜。
在舊城區換了錢、口袋裡有錢的逛了市集、又吃了一堆不知是啥的好吃東西、這才回家泡熱水澡。
真是完美而幸福的一天!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