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這本正在趕譯的書《覺醒》,工程浩大而艱困。開工以來,一直都處在極為痛苦的狀態中。作者行文極為艱澀,有時,從一個句點到另一個句點,一句十行,子句套子句,若是仔細分析下來,有時候,這位大師甚至是不管文法的。講禪嘛,還固著於文法做啥子?
因為時間甚為緊迫,安排進度時,沒有算上週末休息。每週七天,每天七頁的進度,以這種行文方式,其實已經達到最大的負荷量。譯個半頁,就需要休息,否則腦子會轉不過來。有時乾脆來個完全看不懂。這還得了?
去遛遛狗、吃個飯、睡個午覺,回來,就看懂了,繼續拼。
這意味著,七頁,十三次休息。一天裡,三餐、兩次遛狗、一次午睡,加起來也不過是六次的休息。我還需要刻意的起身做伸展操、收屋子、買菜等等,作為休息。這樣加一加,每天從開始到收工,往往需要十二到十五小時。哪來的喘息機會?
這樣的情形,還需要維持三個半月!
耐性大考驗,意志力大考驗。但是,我知道,再痛苦,我也可以做得到!
這樣的考驗,如果沒有別的,至少至少,我會贏得自己的尊敬。三個半月之後,我將可以對自己說一聲:「辛苦你了,好樣的!」
這兩天,有了一點點好轉的跡象。連著兩天,在太陽下山之前完成了當天的進度。
我這人,事情再困難,日子還是照過。意思是,我照樣玩!否則如何維持元氣和意志力啊?
今天也要出去,爬都蘭山、和朋友聚會吃飯、參加讀書會。今晚,必然是拼命趕譯的局面,正在讀得起勁的《我對真理的實驗---甘地自傳》顯然是碰不得了。
趁著出門前的瑣碎時間,還是翻譯了一點點,多少不無小補。於是,便遇到以下的句子,就是這麼巧,好像老天爺在鼓勵我出去好好的玩:
「花一些時間,脫離平常的思維,跳脫腦子裡的思緒,在河邊坐下,休息一會兒,和我們思緒底下的事物相處一會兒,就像大禪師說的:『在思考之前』。意思就是:在思考湧進之前,和當下的發生相處一會兒,信任最深處、最美好的自己,即使思考的心智覺得這一切都沒有任何道理。因為你比你所有的思緒、想法和意見通通加在一起還大,包括你認為自己是誰、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你告訴自己關於這一切的故事和詮釋。就去感覺、進入當下此刻的原始經驗,同時也就是進入到你可能希望培養的種種品質。因為,這些品質都來自覺知。當我們停下來,不再試圖去到哪裡或擁有某種特別的感覺,允許自己單單的處在當下,跟自己當下的任何感覺共處,那時,覺知就會發生。覺知本身就是老師、學生和教育。」
與大家分享、共勉。
活在真實的當下,屏除思考、批判、詮釋。臣服,並享受當下。
謝謝老天爺的厚愛與提點!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