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位教育專家來參訪時所作的分享:
教育必須有:inovation(創新)、imagination(想像)和creativity(創意、創造力)。
關於創意的三個迷思:(一)藝術家才有創造力、(二)某些行業才需要創造力、(三)我沒辦法。
兩種教育概念和出發點(因此衍生不同的教法):(一)孩子是一張白紙,我要教他各種技藝知識;(二)孩子充滿智慧和潛力,我只需引導他發現自己。
你心中對孩子的形象是甚麼,就會根據這個形象教育孩子。
School IS life. School is not preparation for life.
學校就是(孩子當下的)人生。學校不是為了準備(孩子未來的)人生。
了解孩子,最重要的是傾聽。
孩子會讓你知道他要學什麼(他的眼神、身體...)。
用孩子的話去教育他,才能成功。
要紀錄(document)並呈現(present)孩子的學習過程與成果。這是可以看見的傾聽,這也是愛。同時還有幾個作用:(一)讓老師看到孩子的角度,並由此思考教學;(二)讓孩子再度看到自己的經驗;(三)讓孩子理解其他孩子的角度;(四)讓家長看到孩子的角度。
有品質的教育是社會的未來優勢。
只要敢作,一定會有正面效應,因為我們的初心是純粹的。
說得太好了,教育當如是!
Posted by: lu | 03/13/2012 at 11:42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