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取自全球藝術教育網討論區,李霜青老師的「紐約紐約---藝術、生活、學習---我見我聞」專欄:
「史丹佛大學心裡學教授 C. Dweck 研究當成人對孩子讚美的方式不同的時候
對孩子的自我認知 學習動力 學習態度 的影響
她指出當成人長期以 『你很棒』『你最聰明』等等的方式讚美孩子時
孩子對自己能力 才華的認知 容易傾向於認為自己的能力 才華是天生 天賦的
剛開始這樣的讚美方式的確讓孩子看似有信心
可是當遭遇到學習的挫折和挑戰時 原本自信滿滿的孩子
卻容易變得脆弱 畏縮 害怕面對新的挑戰
孩子會害怕如果無法做到最好的時候
原本的 『你很棒』『你最聰明』的讚美會隨之消失
因為自信心是建立在被別人讚美的條件之上
當這些外在的讚美消失的時候
在孩子的認知裡也同時意味自己不聰明 不厲害 並沒有這些才華
所以與其迎向挑戰 克服學習上的新困難
這些孩子寧可選擇逃避 不要面對失敗
以維持原本的自尊和自信」
看完這篇專欄,我的整理是:因此,"讚美"要針對孩子所做的事情或態度或說的話,具體指出我欣賞孩子的部分在哪裡,而不是概括攏統的讚美孩子.也要小心,別讓孩子因為常被讚美,以為自己某方面天賦很高,而事實上孩子信心是不足的.
Posted by: daphne_HHH | 03/03/2007 at 08:36 上午
兒子幼稚園時很愛畫畫,常被大人讚美,後來上小學後就不怎麼愛畫了,小二轉學,還跟我說:我不希望被別人發現我很會畫畫...這...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是讚美惹的禍嗎?
Posted by: daphne_HHH | 03/03/2007 at 09:38 上午
有看過這個說法,忘了在哪看到的....想一下....
Posted by: 萋萋 | 03/03/2007 at 12:43 下午
Daph:
你何不問問他本人呢?
為什麼不希望別人發現他會畫畫?如果被發現了會怎樣?是否有過什麼不好的經驗?
如果是因為別人會說閒話/風涼話,就一起想想要怎麼解讀人家的話、怎麼回話。把各種可能都想遍了,讓孩子知道如何面對。
否則的話,為了別人的反應而不追求自己的興趣,實在划不來。這簡直就是閹割呢。
例如說,我很討厭別人說:「好羨慕你不用上班喔!」
我可以回答:
「我也好羨慕你可以賺那麼多錢喔。」
或是「如果你願意減薪,你也可以不用每天上班啊。」
或是「把你的薪水給我,我幫你去上班。」
或是「是啊,這種生活實在是太棒了!」
或是「來啊,你也辭職,跟我一起整天玩。」
或是「怎麼沒有上班?我在家上班你都沒看到!」
或是「唉呦,你吃我豆腐啊?我是找不到工作耶,怎樣,你幫我介紹一個好工作吧?要錢多事少離家近喔。」
總之,反擊,而不是躲避。我們要保衛自己生存的正當性!
Posted by: 凡 | 03/03/2007 at 08:01 下午
嘿嘿 我想起來在哪看到的了
http://m2ftsblog.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html
Posted by: 萋萋 | 03/06/2007 at 02:46 上午
謝謝萋萋的用心。:-)
Posted by: 凡 | 03/06/2007 at 05:33 上午
"總之,反擊,而不是躲避。我們要保衛自己生存的正當性!" 謝謝!這句話我記下來了.
兒子說那句話已經是半年前的事,昨天再問他,他說不記得了.問他現在會不會不想讓人知道他會畫畫?他說:不會呀!但是要畫他自己想畫的,不是規定的畫.
以前讓他去兒童美術班玩畫畫,上過兩個月,就不去了,他說畫的題材不是他喜歡的.他最喜歡畫是機器人,變形金鋼...細部描繪它們的機器構造及分解圖,六面圖,武器打出的動態...我想他愛的不是"美術",而是"製圖".
Posted by: daphne_HHH | 03/06/2007 at 10:50 上午
不過咧,我必須承認,當別人說羨慕我不用上班的時候,我通常只是笑笑走開,不予回應。不喜歡衝突之外,實在是很懶得跟人解釋自己。
不過,任何人真想管我的話,我確實是不會假以辭色。
要我在意的人,我才會願意解釋自己。
我要的不過就是「相安」。我不管人,人不管我。台灣社會實在太會管別人了。
Posted by: 凡 | 03/06/2007 at 05:50 下午